校準可靠性環境試驗箱的溫度和濕度是確保試驗結果準確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驟。以下是校準溫度和濕度的具體方法:
一、溫度校準
1、準備工作
(1)選擇校準設備:使用標準鉑電阻溫度計、熱電偶等精度較高的溫度測量儀器,其精度應高于環境試驗箱溫度傳感器的精度。
(2)檢查試驗箱狀態:確保試驗箱外觀無損壞,內部結構完整,電源、控制系統等正常工作。
2、校準步驟
(1)放置溫度傳感器:將校準用的溫度傳感器均勻分布在試驗箱內的不同位置,如上層、中層、下層,以及角落、中心等具有代表性的點位,以全面反映箱內溫度分布情況。
(2)設置溫度點:根據試驗箱的使用范圍和要求,選擇若干個溫度校準點,一般包括低溫度、最高溫度和中間溫度等典型值。例如,對于常見的高低溫試驗箱,可選擇-40℃、0℃、25℃、50℃、80℃等作為校準點。
(3)穩定溫度:設定試驗箱的溫度為第一個校準點,啟動試驗箱,讓溫度穩定一段時間,通常不少于30分鐘,以確保箱內溫度達到平衡狀態。
(4)記錄數據:當溫度穩定后,同時讀取校準用的高精度溫度計和試驗箱自帶溫度傳感器的溫度值,并記錄下來。
(5)比較偏差:計算各校準點處試驗箱顯示溫度與標準溫度計測量溫度之間的偏差,偏差應在規定的范圍內,一般要求不超過±2℃。
(6)調整修正:如果偏差超出允許范圍,則需要對試驗箱的溫度控制系統進行調整和修正,使其顯示的溫度更接近標準溫度值。可以通過試驗箱的操作界面進入參數設置,對溫度傳感器的系數、偏移量等進行修改,具體操作方法參考試驗箱的說明書。
(7)重復校準:完成所有選定溫度點的校準后,重新進行一次校準循環,以確保校準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二、濕度校準
1、準備工作
(1)準備濕度計:選用精度高、穩定性好的濕度測量儀器,如露點濕度計、電容式濕度傳感器等,其精度應滿足校準要求。
(2)穩定環境條件:保持校準環境的相對穩定,避免在濕度變化劇烈或有強風、灰塵等干擾的地方進行校準。
2、校準步驟
(1)放置濕度計:將濕度計放置在試驗箱內的合適位置,注意不要靠近加熱元件、加濕裝置或出風口等可能影響濕度測量的部位。
(2)設置濕度點:確定需要校準的濕度點,一般可選擇低濕度、中濕度和高濕度三個點,如20%RH、50%RH、80%RH等。
(3)穩定濕度:通過試驗箱的控制系統設定所需的濕度值,啟動加濕或除濕功能,使箱內濕度達到設定值并保持穩定。同樣,濕度穩定時間不少于30分鐘,確保濕度分布均勻。
(4)記錄對比:待濕度穩定后,同時讀取濕度計的示值和試驗箱顯示的濕度值,并進行記錄。
(5)計算偏差:計算各校準濕度點處試驗箱顯示濕度與標準濕度計測量濕度之間的偏差,偏差應在規定的范圍內,通常要求不超過±5%RH。
(6)調整修正:若濕度偏差超出允許范圍,需對試驗箱的濕度控制系統進行調整。一些試驗箱可以通過調節加濕器的工作參數、更換濕度傳感器或重新標定控制電路等方式來減小濕度偏差。
(7)再次校準:完成一輪濕度校準后,再次進行校準操作,以驗證調整后的濕度準確性。
定期對可靠性環境試驗箱的溫度和濕度進行準確校準,是保障試驗數據可靠、產品質量過硬的重要環節。嚴格按照上述方法操作,可有效提升試驗箱的性能表現,為各類產品的研發、生產和質量控制提供堅實有力的支持。